泉州一中办学理念解读
发布者:校务公开 阅读次数: 8663 2011/09/13 17:41:00

“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泉州一中办学理念解读

 

       一、对于办学理念的理解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一所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它既指导着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

       二、确立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是我校确立办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一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第一,音乐智能;第二,身体运动智能;第三,数学逻辑智能;第四,语言智能;第五,空间智能;第六,人际关系智能;第七,自我认识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因此,我们就能理解那些“短板现象”的学生,更不会对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失去信心。我们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升资优学生;发掘普通学生的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让他们人人都实现理想目标。
        2、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是我校确立办学理念的理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它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者要有这样的信念:学生人人都有成才的权利,人人也都有成才的可能。因此,学校就要为每个学生编织成才的梦想,要为每个学生的明天积蓄成才的力量,要为每个学生开辟多条成才的道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要求全体教师能够改变作为教育者的思维定势,转换教育视角,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并以此来带动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达到全面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特长与学校特色共同发展,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学校历史的传承、学校文化的积淀、现实经验的总结、传统特色的创新、发展目标的前瞻、科学理论的支撑和校长理念的提炼,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校发展,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且能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实践的应用理论。基于上述认识,泉州一中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不断深化“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确立“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面向世界发展,着眼学生未来,办‘第一’的中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学校精神,在传承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提炼出一套较为科学先进的办学思想。

       三、学校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的本质出发,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研究人的需要,譬如尊重的、认可的、求知的、发展的需要等,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

       “个性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个体社会化,实现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教育”,追求“个性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正是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自觉选择。“个性发展”摒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不尊重个体,不给学生选择余地的传统模式,既抓共性发展,又抓个性发展,鼓励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通过个性特长的尽情发挥而发现自己的潜能,而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自由的发展,即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生理的健康发展,不能偏颇一方,不能因为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即教育要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全面、协调、自由发展,成为智力健全、人格完整的人,譬如教育要通过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协调的、自由的发展,使其拥有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