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东海校区东大门
①泉州一中2016年奥赛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同学与教练合影
②泉州一中NOIP2016信息学奥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队员及教练合影
③泉州一中2016年五大学科奥赛参赛同学与教练合影
四月至,战鼓响。为了迎接日益临近的中高考,泉州一中的学子们正在全力备考,用饱满的激情迎考,以争佳绩。
近年来,面对教育发展中所遇的种种变化,泉州一中始终迎难而上,在挑战中破解难题、在改变中寻获提升。如今,随着学校“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日渐完善,仅三年时间,两大校区就形成齐头并进之势,在发展中协同快速成长。依托这一全新格局带来的变化与机遇,泉州一中在为学子们创设一流校园环境的同时,也积极从学校发展各方面寻找提升的突破口:通过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以高效科学方式管理学校、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打造丰富的课程资源等方面,以多管齐下的发展模式,为每一位泉州一中学子打造出一个能够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和谐发展的广阔舞台。 (陈士奇/文 泉一/图)
“两翼齐飞”开启办学新格局
2015年秋季,东海校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泉州一中正式开启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如今,造访泉州一中,在学府校区,您可从坐落于“北枕清源山,西伴梅石路”的校园中,感触到百年名校的人文气息与历史底蕴;在东海校区,则又会被那典雅古朴又富有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校园所深深吸引。不仅是校园环境引人入胜,细探其中,亦可发现,两大校区的硬件设施也是应有尽有。除了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学府校区,如今与之并驾齐驱的东海校区,在硬件设施方面更是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准,校内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科艺楼、体育馆、图书行政楼、标准田径场和师生公寓,同时还配备有篮球场、排球场各8个,以及一个标准400米跑道运动场。
在创建优良校园环境的同时,伴随“一校两区”全新办学格局的开启,泉州一中也着力为学校“软实力”的发展与提升寻找更多助力。三年前,外界提出了“如何让两大校区能够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重要议题,三年后的今天,在继承本校优良办学传统和文化的同时,泉州一中通过两大校区的多元“软实力”发展成效献上了答案。
尊重个性差异 践行先进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泉州一中已先后获评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首批一级达标学校、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依托拥有雄厚资源的学府校区,泉州一中东海新校区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和“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自校区启用投入后,主动延续“一中特色”,依旧坚持尊重个性化起点差异、尊重个性化发展需求,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构建立足校情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
如梅之韧,似石之坚。秉持优秀学校文化,学校在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深化“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确立并践行“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坚持面对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主张用发现的眼光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帮助学生将其发挥到极致,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培养直面并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以此实现“以长促短”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人的完成”这一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此外,为了迎接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挑战,学校也积极探索办学发展的新路径。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办学成效也日益凸显,如“三课结合”的具有本校特色课程体系日渐成熟、高效课堂改革正在走向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也获得彰显。除此,学校的艺术(舞蹈)、体育(足球)教育也是花繁果硕,学生社团中的许多特色项目群也已逐渐形成。另外,近年来,学校的办学亦开始放眼国际,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协作,如与英国国立哈尔斯菲尔德大学签订“优秀生源基地校”协议,与丹麦Kildevangens中学结成友好合作学校,在国内与新疆昌吉市第一中学建立协作关系。学校还充分开发开放本校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社区,多形式为兄弟学校提供支持,并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凭借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泉州一中在发展中不断收获荣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学校、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等。2016年被确认为“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和“福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
科学管理学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直以来,泉州一中都将构建良好完善的规章制度,视为学校教育教学能够秩序井然、教育事业可以高效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东海校区的启用,为学校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也有力地增强了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竞争力。学校更是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研究“一校两区”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求实高效”和“多样创新”为原则,在规范管理办学思路的同时,通过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目前,学校以省市“文明学校”创建为推手,继续加大对文明校园的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和谐温馨、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广泛开展“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教育活动;通过最美教室、最美寝室等评选创建活动,把学校文明建设工作重心放在育人氛围的营造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师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学校除了每学年一度的校运会外,还设有体育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中,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如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排球社、围棋社、舞蹈社、合唱团等,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作为全国首批、泉州唯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泉州一中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常态制度,常年开展师生个体心理辅导,建立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及时对学生不良行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学校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系机制,通过不断拓宽家校联系渠道,组建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以此研究解决办学和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定期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不断巩固教学成果。学校还设有“校园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家长亲身体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氛围,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学校也重视帮教学困生,对行为习惯不良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
集结优秀师资 打造一流教学品牌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实践者,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今,泉州一中已拥有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在东海校区,泉州一中利用短短3年的时间,储备了许多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的教师,其中有泉州一中学府校区的教育教学骨干,有面向社会招聘的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还有近三年毕业的优秀硕士生、师范名校毕业的优秀本科生。现今泉州一中的两大校区共有教职员工362人,其中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名校长1名,特级教师3名,省市学科带头人21名,省市骨干教师73名,市教坛新秀36名,研究生8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4%),教师群体实力雄厚。
为积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打造出一个专业型教师群体,学校在教师中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听课评课等研究活动,推动乐学善学、学思结合的学习氛围的进一步形成。近两年,学校教师就发表了CN(或相当)论文42篇,收入汇编或获奖(均为市级以上)34篇。同时,学校还及时启动对“全国卷”的研究,分析近五年来的高考全国卷,组织教师参加“福建省名师解读高考全国考与教学策略指导远程培训班”,并陆续派出各学科骨干老师外出学习交流,为教学工作开展做足准备。
随着这支优秀教师队伍的成功打造,仅在2015年中,学校教师就有近200人次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岗位练兵、片断教学、微课比赛中获奖(特等奖或一等奖超过50人次);2016年继续保持强势,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频频获奖。
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学校的师德建设成果颇丰,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批爱校爱生、善思善教的先进个人,如汤向明副校长获得第十三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郭铭纪老师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建蓉老师被评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陈建忠、钟雅桑两位老师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啦啦操联赛优秀教练员,徐清富老师被评为泉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优秀指导教师,何奕辉获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中学生锦标赛优秀指导奖,陈佳敏老师被评为心理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黄贶婧老师被评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赖东升校长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名校长等。
创设特色课程 构建高效精品课堂
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努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并创造性地实施;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及地方、社会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学科延伸类、人文类、艺体类,开发总数不少于100门的优质校本课程;分阶段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充分整合不同课程、同一课程不同模块、同一模块不同内容的知识;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关注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每门学科的独特性;遵循各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架不同学段各具体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利用各个学科领域优质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开设拓展型特色优势课程,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此外,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和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建立适应改革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建设多功能教学管理平台,统筹课程安排、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等,加强学生选课的指导管理,保障选课走班的扎实推进,确保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设置学校课程、设计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确定小组对选课流程,并对教学班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对老师进行科学评价;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考纲,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建立积极互动的教学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注主体,注重探究,强化落实,积极打造高效、愉悦课堂,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构建、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以“两环三案六步”(即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教两大环节中,以“学案”、“练案”、“教案”为载体,读、看、练,构、评、提,实施完成预学、讨论与总结提升)为代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播种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地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还深化学生发展评价改革,探索客观、公正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规章制度,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管理、常态化组织实施的具体举措;创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展望未来,强化自我发展意识,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教育教学优质 成绩亮眼捷报频传
学校多方面改革创新与提升发展,兼以“一校两区”和谐发展为推动力,近年来,泉州一中在中高考中屡创佳绩,各类学科竞赛、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这些年收获的成绩,有目共睹。自2012年起,学校连续五年皆在中考中获得优异成绩,与同为电脑派位生源结构的公办学校相比,学校在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均遥遥领先。在2016届中考中,泉州一中的成绩依旧保持优势,其中9科达A率达55.19%,另有胡亦霖、赖铭晖、戴雯雯等多名同学以英语149分的高分单科名列全市前茅。同时,学校的历届中高考稳步提升,保持“面”上丰收的传统优势,且不断实现总分、单科名列前茅的“点”上突破,以及“高进优出、中进高出、低进中出”的办学目标。其中,在2016年高考中,学校的本一上线率逾50%,本二上线率超96%。此外,学校的“中山珍珠班”也“珠”光闪耀,本一上线率80%,本二上线98%。学校的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同样突出,多人分别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录取。
学校在学科竞赛中收获的殊荣也不容小觑。以五大学科奥赛为例,自2010年至今,学校已有29人次获得数学、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省一等奖及以上荣誉。仅2016年,泉州一中的学子在多个大赛中斩获好成绩,如在第30届中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泉州一中高三化学奥赛集训队成员黄逸飞同学获得全国竞赛银牌,并被复旦大学预录取。在第二十五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中,黄锦洋同学为泉州一中生物奥赛集训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三等奖(铜牌),为该竞赛学科历年最好成绩。在CCF NOIP2016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福建省省赛中,泉州一中信息学奥赛集训队共9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另有9名同学获二等奖,3名同学获三等奖。在NOI创建30周年之际,学校更因多年来在此项赛事上的优异成绩,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特色学校”称号。
此外,在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中,泉州一中也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如学校的艺术团获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中学甲组声乐、舞蹈一等奖,并连续六年蝉联泉州市少儿电视艺术节舞蹈总决赛桂冠。学生啦啦操队获省中小学生啦啦操联赛、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建站比赛多项一等奖(第一名)。同时,经过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申请,学校还成为福建省首家成功申报二星级舞蹈啦啦操星级俱乐部的中学。同样是在去年,来自东海校区朱秉祯同学的国画作品《刺桐花开》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6年全国中小学水墨画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中成功入围,该作品也成为泉州地区本次活动中学组的唯一入围作品。
回望过往,佳绩不胜枚举,但泉州一中并未停止探索发展的脚步,而是充分挖掘“一校两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构建特色课程、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等进一步“多轮驱动”,致力为学生们打造良好的求学环境,朝着优质教育品牌名校的目标继续迈进。
相关链接
2017年泉州一中初中招收50名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
招生类别:招收的艺术类特长生必须是舞蹈、声乐、器乐类(每类各15~20名)等方面水平特别突出的小学优秀毕业生。
招收对象: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具有艺术特长的市区(鲤城区、丰泽区)2017年应届小学毕业生。
报名条件:凡小学阶段四年级至六年级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或联办的舞蹈、声乐、器乐比赛,获得区三等奖(或单项前六名)以上奖次,或者在相应项目专业考级达到较高等级,或在相应项目具有较高水平的应届优秀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6月3日止。
报名办法:报名方式实行学生所在学校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任选其一。请考生在6月3日前登录泉州一中校园网之“网上报名系统”(http://mg.qzyz.com:81/zhaosheng/)完成报名。同时还需提供下列纸质材料:⑴1寸彩色照片2张(背后写好姓名,学校);⑵报名表(初审通过即可自行打印);⑶本人自荐材料(300~500字,需要手写);⑷小学阶段主要荣誉和艺术类获奖证书、考级证书(复印件)。纸质材料依从上往下(1~4)顺序整理,连同所涉材料原件于6月3日前送至学校教务处(泉州市鲤城区学府路一峰书31号)完成现场验证。
学校将根据报名学生递交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并将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告知审核结果,请报名的学生及家长及时关注。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声乐、器乐面试。具体安排届时通过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