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泉州一中1974届朱守道校友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的参展艺术家
发布者:校友处 阅读次数: 4122 2021/03/26 15:06:34

热烈祝贺泉州一中1974届朱守道校友

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的参展艺术家

 朱守道,1955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泉州一中1974届校友,中国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幼承家学,以汉魏碑刻的雄强、古朴为本色,融合东晋、明清时代儒雅洒脱、随意赋形的文人书风,形成个人艺术风格,代表作有《朱守道书法作品集》、《朱守道书法艺术》等;其注重对书法历史的梳理,著有《中国书法史话》,极具学术价值。朱守道先生书法成就斐然,得到了很高的赞誉。1998年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家,1999年获中国文联“99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2007年、2009年获“中国书法家进万家行动先进个人”称号。

图片1.png

20120110170000130.jpg

朱守道校友为母校泉州一中70华诞题词

 在全国第五、六、七届书法展、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大展等各类书法展中,人们都曾一睹朱守道先生的文墨。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国家奥运体育场(鸟巢)等地收藏;甚至,他的作品还时常被中央、国家代表团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2008年9月,其书法作品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完成68个小时太空飞行后返回,为国家收藏。 

【转载】

团结民主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朱守道

1.jpg


前   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书画艺术的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举办“团结民主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以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切祝福。

参展艺术家 朱守道

2.jpg

  朱守道,祖籍福建泉州,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国家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机关工作。曾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全国人大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德艺双馨”会员。

3.jpg

释文|日出神州张正气  春来华夏展宏图 

题材|书法

4.jpg

释文|张籍诗《凉州词》

题材|书法

5.jpg

释文|鹤寿

题材|书法

6.jpg

释文|范仲淹诗《江上渔者》

题材|书法

7.jpg


释文|岁月如歌

题材|书法


守    道

——读朱守道书法作品的思考

文/胡抗美

      中国书法由技入道的问题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之所以依然成为今天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是因为那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我以为,既已入道,断裂后反思的结果应当是:守道!我读朱守道先生的作品,一直在品读其中的味道。当我下笔欲为朱守道书法艺术写点什么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守道。纵观他的书法创作历程,其艺术成果告诉我们,他30多年来一直都在践行、诠释“守道”的追求。

  《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仅就书法艺术而言,守道,就是全面系统、准确地继承中国书法传统。朱守道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章法无不出自于传统,尤其可贵的是,他对传统有全面的把握,还有神与古会的运用。他的书法注重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有评论认为“他将并不为常人关注的汉代简书、唐人写经、敦煌墓志、魏晋残纸等民间书法作为研究方向,熔铸百家,汲取其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由此想到了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很显然,“大音希声”的“声”,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或独立的音,例如宫、商、角、徵、羽等。那么“大音”则是五声的合音,应该说是分不出某个具体“声”的。 “大象无形”的“象”也不是具体的象,而是诸形的空灵迹化,或者说它是看不出某一具体的“形”而又是诸多“形”的全象。这就是道,就是朱守道先生所守之道。还是用评家的话说吧:“朱守道的书法有很大的容量”,“作品古雅质朴、用笔流畅轻松、平和、自然”,“典雅蕴藉,摇曳多姿,得魏晋、唐、宋、元、明、清各家精髓”。

   诚然,中国书法必须坚守传统,但继承传统不是一味地追求与某家某派的形似,而是对传统精神的运用与体现,取法多元,兼收并蓄。比如笔法与造型,如果一眼看出是二王的或者苏黄米蔡的,那一定不是继承,只不过是简单地模仿而已。还有一种现象似乎有些偏颇,即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始终在字里行间找笔法,一旦看不到他头脑中笔法的式样,便肯定人家技法没过关。这种现象的存在,原因非常复杂。一方面,当今书坛中技法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因而使这种偏颇现象具有充分理由来证明其并不偏颇。另一方面,人们误以为书法的技法即艺术,从而把创作的过程变为技法的表现过程。其实,技法如同木匠手中的斧头、锯子等,它们是木匠创作使用的工具,而不是木匠创作的对象。当然,木匠如果没有这些工具,创作便无从谈起了。书法创作更是如此,二王风格也好,苏黄米蔡的特点也好,笔法的运用也好,这些都只是创作的参照系数,真正的个性,应该都是“大象无形”的,不应当以像谁为标准。“大象”往往被习俗所看不懂,但只有“大象”才是艺术的。朱守道先生的书法语言、书法形式、书法风格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政协君2021年3月22日”;泉州一中校友校董联络处 林小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