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育人,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者:[办公室]张玉洪 阅读次数: 1090 2020/07/30 10:42:00

泉州通客户端7月29日讯(泉州晚报记者陈森森 通讯员金剑 泉州一中 供图)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泉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心育大平台,为孩子们心理健康提供坚实保障。疫情期间,泉州市教育局根据不同学段,连续为全市中小学生开设15场网络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直播课,收看人次达100多万,而泉州各中小学校还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多形式的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之中。

重视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压力

“虽然有预感自己会考差,但没想到高中大考最差的一次竟然是在高考。”高考后,却不知如何选择接下来的未知路,甚至有些害怕和担心。”……近日,随着高考成绩公布,由泉州一中心理教研组长、东海校区团委负责人徐佳琳老师带领学生会、心理社孩子们创办的“拾光树洞”留言信箱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心声”。同学们通过匿名的方式,讲述了自己考后的心理波动,或有不舍、失落,也有无奈、崩溃,还有未知与迷茫。温暖的‘拾光树洞’栏目通过筛选几封较为典型学生树洞留言心情分享,及时有效地在公众号给出相应的心理指导建议,陪同学们一起走过这段特殊时期,剥开迷雾,遇见光芒。”

    泉州一中心理老师张芸芸介绍:“考后及成绩发榜后,老师和家长们也需要非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高考后,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为有需要的不少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考后情绪疏导以及志愿填报辅导等。”

 

而在疫情期间,该校发展指导中心除了第一时间发布心理调适指南、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参加全市心理学科志愿者授课、举行在线心理讲座、做客全市心理辅导网络公益培训等,还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打造了10余节心理团辅系列课,为孩子们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 。平常的教学中,学校还有一个常规的特色德育心育品牌活动——体验式班会。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根据各个班级的需求,一起设计并开展体验式班会方案。近年来,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泉州一中开设了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多途径开展了优秀家长进课堂、高中生生涯规划大赛等特色生涯实践活动。

事实上,近年来,泉州不少中小学校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都非常重视。除了泉州一中外,泉州七中、培元中学以及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等一大批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方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问题,切实守护师生心理健康。以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为例,该校将“心育”工作统一纳入学校管理顶层设计,努力搭建“心育 大平台”助推强化学校管理。在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各班班主任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从多方面向学生普及身心调试指南,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会接纳自己。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通过心理游戏、小活动等帮助学生调适身心,疏导情绪,帮助学生学习关爱自我,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服务形式多元,落细心理教育

分段推送中小学心理抗疫微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堂”公益公开课、个别心理咨询辅导的中小学生……今年以来,泉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多措并举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及时解决疫情下师生间、亲子间的种种困惑。泉州市教育局思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后,泉州市教育局针对疫情对学生心理和家庭亲子关系的影响,及时利用网络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如开通心理健康支持热线、开设家教指导和心理辅导网络课堂、举办“生活技能·家务劳动”网络展示等活动。”

复学返校前后,泉州市教育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组,组织各校开展以“防控疫情 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心理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和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将关爱师生心理健康行动、心理健康支持行动贯彻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位教师、每位学生及家长。复学前后,全市中小学加强家校沟通,开展全面家访,共发出107万份《给学生家长(学生)的一封信》,及时开展了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和疏导干预。

下一阶段,泉州市教育局将继续紧抓学生防溺水、防交通意外等安全教育,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倡导各中小学校全员参与,将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全方位,更重要的落实日常心理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外,还将进一步组织各地各校,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将建立严重心理问题师生的诊疗绿色通道,加强学校与专业医疗机构的联系,畅通危重问题诊断、转介、治疗绿色通道,督促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师生在其监护人或家属陪同下就医,让心理教育从“家校联动”扩展到“家、校、社区、医院”多元互动,形成全社会联动、全方位覆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